由广东省贸促会主办的“2014广东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”(以下称“海丝博览会”)于10月31日-11月2日在东莞市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成功举办。
本次海丝博览会受到境内外各有关方面人士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,总体呈现“务实开放 互利共赢 共同发展”的特点,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:
(一)各国积极参与,政要嘉宾云集。
作为以全面深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关系为目的的大型博览会,“海丝博览会“受到了境内外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高度关注。一是参展国家多。吸引了泰国、印度、阿联酋、波兰等42个国家和地区参展。其中,包括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25个(占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83%)。二是境外政要云集。老中友好协会副会长、老挝教育与体育部副部长利都·莫瓦泡,马尔代夫旅游部副部长胡赛博·里拉尔,柬埔寨公共工程和运输部副部长林西德宁,马来西亚旅游推广董事会主席、前旅游部长黄燕燕等各国(地区)政要(或前政要)、驻华、驻粤使领馆官员出席。其中,(前)正部级1人,副部级3人,大使1人,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21人。三是嘉宾学者“含金量”高。意大利威尼斯大学副校长李集雅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,全国政协委员、国务院参事室参事杜鹰,全国政协委员、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,原国家外经贸部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,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十一等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;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,中集集团总裁麦伯良等境内大型企业总裁;48家境外商协会的45位会长(企业家)参会。
(二)活动丰富多彩,合作领域广泛。
博览会共设置了五大功能展区,除经贸合作交流外,在旅游文化、物流航运、跨境贸易等方面与沿线国家也有广泛合作,有展示、有交易、有推介、有论坛。一是展品丰富多样。参展产品2000多种,包括电子、家居用品、礼品饰品、服装鞋帽、食品饮品、农产品、旅游文化等特色产品。二是展区亮点纷呈。在旅游文化展区,18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五类协议共59项,协议金额约137.74亿元,借助博览会平台与沿线国家开展旅游、文化深度交流合作。在航运物流展区,以东莞石龙水铁联运中心为节点,开通两条铁路集装箱班列,打通往来东盟地区、中亚五国、俄罗斯、蒙古地区的铁路货运通道;以白云机场为中心,开通沿线国家和地区互通互联的32个通航点;实现广东“一路一带”在时空上的有效连接,在全国具有战略优势。
(三)企业踊跃组团,招展好于预期。
展会受到了境内外企业特别是商协会及大企业的热烈追捧。一是招商招展好于预期。参展企业1015家,展位2040个,其中,境外展位1193个。在报名过程中,境内外共有1136家企业申请展位2536个,超出原计划的26.8%。二是商协会踊跃组团。173家商协会参展,展位数占总数的一半以上,其中有113家境外商协会共组织了772家境外企业参展。同时,有48个境外商协会、11个国家的15个友好组织、4个国家的7个友城代表团、19家国内省市商协会代表团参会,包括8家国字头商协会。三是大企业参展比例高。展会吸引三星、正大、丰益(嘉里)、华为等著名的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报名参展,并且大企业普遍申请6-12个展位进行特装,占展位总数的一半以上。此外,大韩航空、新加坡航空、土耳其航空、以色列航空等12个沿线国家航空公司,韩国、马来西亚、泰国、以色列等6个沿线国家的旅游部门也设立了专门的展位。
(四)采购阵容庞大,洽谈成果丰硕。
展会以务求实效为主要目标,积极组织、邀请高质量采购企业到会采购。一是采购商数量多层次高。来自沿线国家的全国性采购商,国内国字号的八大商协会,以及广百集团、武汉中百等商贸龙头企业,共6000多家境内外采购企业、1.5万专业买手到场采购,企业对接意愿强烈,入场观展、采购的人员达9.65万人次。二是展销对接成果丰硕。大会促成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经济合作项目。比如,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签订了60亿元的建设项目。翼展商城与阿联酋各大著名企业和协会签署合作协议7.5亿元。博览会期间共达成签约项目451个,涉及签约资金1747亿元(超亿元项目179个)。其中,投资项目92个,金额475亿元;“走出去”项目46个,金额258亿元;出口贸易项目216个,金额645亿元;进口贸易项目73个,金额271亿元;意向合作项目24个,金额98亿元。
(五)聚焦跨境电商,助推企业发展。
跨境电商平台展区设立了跨境电商平台区、跨境电商企业、商家和综合服务供应链企业区以及论坛交流公共活动区3个区域,92个展位,完整展示了跨境电商生态链。一是汇集跨境电商标杆企业。集聚了亚马逊、阿里巴巴、敦煌网、大龙网、兰亭集序、递四方等33家跨境电商标杆企业,其中,阿里巴巴特装展区90多平方米。前来咨询了解的企业代表达到3000多人次,现场达成100多项意向协议。此外,还吸引了十几个城市的商务、发改、海关、经信等部门主动要求来参观。二是博览会电商平台上线启动。海上丝绸之路跨境电商平台正式启动,实现线上线下良性互动,为沿线国家跨境电商提供全流程服务。目前,已经汇聚了25个国家的333个品牌的2186种商品,以及24个跨境电商平台、29个服务商、52个国际卖家。三是智库“实战”演练。现场举办了APEC跨境电商(CBET)中小企业论坛、兰亭集势跨境电商模式大解析、物流和海外仓储对跨境电商的影响等4场宣讲活动,由知名电商企业代表和跨境电商专家组成的智囊团,集中探讨“海上丝绸之路”跨境电子商务趋势与机遇等话题。
(六)注重学术交流,促进海丝建设。
在国际论坛、专家咨询会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政策宣讲会等配套活动上,专家学者纷纷就广东如何建设好海上丝绸之路建言献策,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提供方向指引。朱小丹省长倡议“泛珠各方共同推进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”。全国政协委员杜鹰表示,“应当把我国的立足点与沿线国家的关切点结合起来,寻求合作‘最大公约数’”。全国政协委员林毅夫指出,“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是资源丰富的高地、市场潜力巨大的平地、工资成本的洼地、旅游的胜地,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,将对广东的经济腾飞带来关键的历史战略机遇期”。原国家外经贸部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提出,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不仅是地理概念,更是利益共同体的概念,因此需要以非常开放的态度,与沿线所有有关国家一起来研究,确定这一国际合作战略内涵”。国务院参事室参事汤敏建议,“在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的新形势下,广东应该把制造业优势跟新的科技变化对接起来,让广东的优势真正变成优势而不是劣势”。
(七)媒体争相报道,展会影响深远。
展会期间,共吸引境内外104家媒体、近300名记者到会争相报道,其中包括人民日报、新华社、中新社、中央电视台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媒体17家,南方日报、东莞日报等省内媒体53家,新加坡联合早报、法国费加罗报等境外媒体34家。据不完全统计,截至11月3日上午10时,各新闻媒体刊播稿件1100多篇(原创性新闻报道),其中中央媒体100多篇,省内媒体500多篇,境外及外宣媒体近300篇,原创微博、微信2万余条,主要新闻网站转载相关报道6000多次。在百度网页搜索“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”有相关结果93万个,在百度网页搜索“东莞 海丝博览会”有相关结果123万个。这种高密度、大篇幅、长时间的宣传报道,引起境内外广泛关注,发挥了良好的宣传效应。
2014海丝博览会,从筹备到开幕仅3个月,在如此短时间内,成功举办一场受到境内外各有关方面高度赞扬的、高质量的大型国际展会,主要得益于领导重视、部门配合,海丝博览会的突出主题、注重实效和积极主动。
海丝博览会筹备过程中充分调动省直各部门、各地级以上市以及各有关民间组织积极性,广泛发动沿线国家主要商协会、友好组织、驻华使领馆组织企业参展参会,获得了各方大力支持。比如,通过座谈、拜访等方式与20多个国家驻华使馆、驻穗领馆,以及17个友好组织、26对友好城市进行了沟通协调,除争取到1位大使、21位总领事、15个友好组织、7个友城代表团直接参会外,他们还纷纷发函支持或协助邀请企业。